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新中國的發展與振興,人民在生產生活中也對基礎建設工程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人工混凝土生產滿足不了連續的工程建設需求,我國便根據國情需求相繼建設了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商砼站)。但是多年來,商砼站在運作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各類爆倉事故、斷料停產、粉料外溢導致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仍然讓各商砼企業無計可施,商砼站周圍的居民更是因為粉塵污染苦不堪言。
對于這些問題,在粉料建筑行業工作多年的任建華有深刻的體會,商砼站配套設備發展和技術更新十分緩慢,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的發展。他認為靠商砼配套設備信息化推動商砼行業數字發展,既是責任也是機遇。他先后聯系西安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多家知名院校、知名博士、碩士組建一支研發團隊,在2020年3月成立了山西千石科技有限公司。
在多次考察中,任建華和他的團隊發現目前國內大多數商砼站普遍存在粉料罐個數少、容量小,而且商砼存在季節性“大批量連續生產”,商砼粉料庫存直接影響商砼企業的產能。目前市場采用3種測量方式分別是使用鐵錘敲打罐壁,通過辨別聲音的方式來獲取罐倉內物料的位高信息,此種方法可謂是寸指測淵,結果誤差極大,也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其次就是重錘法,即利用電機收發鋼絲繩的方法獲取罐倉內物料的位高,長期反復使用中存在鋼絲繩脫落,易對生產設備造成破壞,存儲罐開孔本身也會造成粉料隨著氣體外溢。最后一種則是成本過高的高頻雷達操測法,用雷達波獲取罐倉內物料的位高信息,在使用過程精度誤差較大,需解決粉料的動態密度,并且在安裝過程需高空作業,危險性較高,后期維護成本過高。
不精準的測量方法就是導致一系列問題出現的根源,在獲悉根本問題后,任建華和他的團隊開始進行討論和試驗,在不斷地推倒重來任建華和他的研發團隊確定最終方案,通過開發物聯網設備解決粉料數字顯示問題,通過工業大數據智能分析保證測量精準和后期維護簡單性、可靠性,讓商砼企業擺脫原先笨拙、低效的測量方式,讓每個粉料罐變成長期可靠的“計量稱”。
設備組成傳感器、采集端通訊設備和物聯網智能終端設備。傳感器通過內部的超高靈敏度應變片“感知”的形變,將形變量轉換為電信號;采集端通訊設備將傳感器電信號,通過無線通訊傳輸系統,發送到物聯網智能終端設備;物聯網智能終端設備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計算和顯示,并將結果上傳云端數據庫;最后再利用云平臺技術,實現對數據的智能分析和加工,將處理后的信息發送給客戶的移動端設備。本目前產品測量精度在在3%以內,基本上實現商砼站庫存信息數字化以及存量精準化。
2020年8月山西千石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數字化系統研發中心、遠程智能檢測中心入駐進山西順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開拓眾創空間)與空間內其他科技型企業互相學習發展。
目前依靠信息數字化的精準測量方式在各種場所和工程中屢見不鮮,千石科技研究團隊將數字化測量技術,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場景應用對應開發不同產品,不斷推廣物聯網數字化測量技術。千石科技這支年輕的隊伍目標很明確,帶著與生俱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入到科技發展的新浪潮——萬物互聯,為國家未來新基建增磚添瓦!